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科举制度对保存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清朝发展至顶峰,虽然后世对其多有诟病。但是其实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统治阶级的权利分配将陷于无序,社会也将动荡不安。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且因为这项制度,使得民间总是能有一部分人掌握文化知识,得以将中国的几千年以来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文明没有中断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状元“茹棻

茹棻(1755—1821)字稚葵,号古香,会稽(今绍兴)人,乾隆甲辰(1784)状元。茹棻自幼聪睿好学。乾隆皇帝君临天下的第50年,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已是举人的茹棻赴京参加甲辰科会试。会试分3场,初九为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前一日点名入场,后一日交卷放出。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四月十五日放榜,茹棻榜上有名,但第一名会元的桂冠被他的同乡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侯健融夺得。会试考中,叫做“贡士”。四月二十一日,茹棻等贡士在太和殿参加最后一次考试——殿试

殿试以一白昼为限,早晨入场,黄昏交卷出场。考题是经史时务策1道。四月二十四日,金殿传胪,茹棻的姓名被第一个宣唱,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58位状元。而会试第一的浙江同乡侯健融仅列第二甲第11名。中状元后,茹棻依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正六品官; 遇上乡试、会试,则出为考官。他步入仕途时,正值清王朝鼎盛时期。仕宦多年,几经升迁,官至兵部尚书,正一品。他的诗文极佳,有诗集行世。道光元年(1812)病逝。

下文是他当年的殿试策问问题原文精华节选:

让我们对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的精华部分进行一番赏析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乾隆行乐图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策试天下贡士]制曰:

朕寅奉丕基,仰荷昊縡纯佑,吏谨民淳,咸知顺则。比者展义行庆,河海奠安,五世一堂,欣被景贶。用是弥深乾惕,式懋凝承,劼毖宵旰,不敢自康,逾廑崇实学,昭雅化,敦善俗,裕民天,虽略臻康乂而犹日孜孜,上期淳懿,周谘博稽,以裨集思广益之治。尔多士其敬听予询。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乾隆元宵行乐图

下文为逐句解析:

朕寅奉丕基:皇帝我(寅:恭敬)的继承(丕:伟大)的祖宗基业,

仰荷昊縡纯佑:上仰(昊縡:苍天)保佑,

吏谨民淳,咸知顺则:官吏勤谨,民众淳朴,人人知道遵守规则法度。

比者展义行庆:(比者:近来)所有的举动都合乎时宜且都取得成功。

河海奠安:黄河与大海没有造成灾害,

五世一堂:1784年,乾隆皇长孙的长子生了一个儿子,是乾隆的第一个玄孙属五代同堂

欣被景贶:欣喜的沐浴着(景:宏大祥瑞)的(贶:赏赐)

用是弥深乾惕:然而我(弥深:更加的)(乾:勉力)(惕:谨慎)

式懋凝承:(式:榜样)(懋mao:嘉美茂盛)(凝:汇集)承受

劼毖宵旰:(劼毖:谨慎)(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勤政,一直忙到天都暗了才吃饭)

不敢自康:不敢自我(康:享乐陶醉)。

逾廑崇实学,昭雅化,敦善俗,裕民天,:越发勤奋地尊崇实学,大力地宣扬教化,积极地鼓励善俗,多方面充裕民生,

虽略臻康乂而犹日孜孜:(虽:虽然)(略:初步)(臻:达到)(康乂:安定物阜民康),而依然是终日孜孜不倦。

上期淳懿:追求实现更高程度的淳朴和(懿:完美美好)

周谘博稽:因此广泛咨访意见,周密(稽:考查)政情,

以裨集思广益之治:以(裨:有利于达到)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尔多士其敬听予询:你们诸位士人请听皇帝我提出如下问题

下文是他当年的殿试对策回答原文精华节选: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臣对:臣闻经学光昌,人材蔼吉,野被淳风,仓归实贮,将必以至健者法天,运精神于不息;以用中者立极,播化育于无疆。是以敦崇实学而道接心传,鼓舞贤才而制期首善,行三代之直而户尽可封,乐万宝之成而民登至足。《书》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又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古昔帝王所以横经讲艺,侧席求贤,易俗移风,耕三余九,驯至天人协应,纯嘏聿臻,仁恩汪濊,惠泽覃敷。于是清和咸理,郁郁彬彬,道德一而风俗同,群生育而百昌遂,有由然也。

状元试卷到底写了什么?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殿试策问精华赏析

钦惟皇帝陛下,德符广运,治协时雍,固已学贯三才,教崇四术,恬熙永庆,丰乐同休,乃犹宵衣存若谷之怀,临驭凛如伤之念,睿虑周详,谘诹弥切。复以通经、吁俊、厚俗、重农之要,进臣等于廷而策之。臣至愚极陋,譬微尘涓滴,奚裨山海?顾自献者人臣之义,兹当对扬伊始,敢不就平日所诵习者以对!

下文为逐句解析:

臣闻经学光昌,人材蔼吉,野被淳风,仓归实贮:臣下我听说要让经学儒术发扬光大,人材济济野无遗贤,民俗良善淳风蔚然,农业丰收仓廪充盈,

将必以至健者法天,运精神于不息:就必然要求君主们效法天道,聚精会神而永不停息;

以用中者立极,播化育于无疆:以中正之道作为最高法则、化育万物而无止限。

是以敦崇实学而道接心传,鼓舞贤才而制期首善:因此通过提倡实学而使道统精神相传,奖励贤才而追求成为典范

行三代之直而户尽可封,乐万宝之成而民登至足:实行三代的朴直而使户户可以封爵,接受自然万物的惠赐而使百姓丰登富足。

《书》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尚书·皋陶谟》说:“努力奉行上天的旨意,时时刻刻小心谨慎。”

又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尚书·说命》又说:“上天聪明公正,圣主善于效法天道。”

古昔帝王所以横经讲艺,侧席求贤,易俗移风,:古代帝王就是凭借提倡经学,虚心求贤、易俗移风,

耕三余九:古代有耕三余一的说法出自《礼记·王制》,意思是耕种三年﹐积余一年的粮食,又称耕九余三。此处颠倒为耕三余九的用法实际是用夸张的说法来赞扬乾隆皇帝当政下百姓能余下大量的粮食,耕种三年就能存下九年的粮食,拍皇帝马屁。

驯至天人协应:逐渐达到了天人和谐,

纯嘏聿臻:洪福很快就降临了(纯嘏:意思是大洪福,出自《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其湛)(聿:本意执笔书写,引申为文言助词轻快的样子)(臻:达到,降临)

仁恩汪濊:仁义恩情深厚且广大(汪濊: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威武纷云,湛恩汪濊。”颜师古注:“汪濊,深广也。)

惠泽覃敷:惠泽(覃:悠长、延伸、广布)(敷:铺开)

于是清和咸理,郁郁彬彬:于是天下清静和平,生机盎然;

道德一而风俗同,群生育而百昌遂:道德整齐而风俗相同,民众安乐而百业昌盛。

有由然也: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钦惟皇帝陛下,德符广运,治协时雍:万分恭敬地想来,皇帝陛下您德符天道,泽及广远,治国太平,应天顺人,

固已学贯三才,教崇四术:本来已经是学问贯通天、地、人三才,治国奉行忠爱、无私、用贤、简能四术

恬熙永庆,丰乐同休:国家持续繁荣,百姓普遍安乐,

乃犹宵衣存若谷之怀,临驭凛如伤之念:而仍然宵衣旰食虚怀若谷,临御天下而视百姓如受伤者不敢惊动,(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勤政,一直忙到天都暗了才吃饭)

睿虑周详,谘诹弥切:理政虽已缜密周详,而咨访得失的心情愈益悬切。

复以通经、吁俊、厚俗、重农之要:又针对精通经学、选拔贤才、纯正风俗、重视农本的核心问题,

进臣等于廷而策之:将我们士人招进殿廷亲自策问。

臣至愚极陋:臣下我极其愚昧无知,

譬微尘涓滴,奚裨山海:我如微尘何能有补于高山?我如涓滴何能有补于大海?

顾自献者人臣之义:不过呢献计献策是作臣子的义务,

兹当对扬伊始,敢不就平日所诵习者以对:值此当面回答皇上垂询之际,哪敢不就平日诵习的内容对答皇上的策问呢!

总结:

我们可以从上述文章看出,里面有很多我们平时没有见过或者用得很少的好词好句与成语,通过本文的赏析,希望读者们可以有所收获,能将其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生活中,谢谢阅览。烦请加一下关注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更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4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