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得了三体炎该怎么办?

定义

猫三体炎(Triaditis in the Cat),是指猫身上同时发生炎性肠病胆管炎/胆管肝炎和胰腺炎这三种疾病。兽医怀疑猫患有三体炎时,猫主人通常会感到困惑,因为这种病在犬和人身上相对较少见。目前对于猫三体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仍然不太清楚。

病因

猫和犬在解剖结构上有一些不同。比如,猫的主胰腺管在进入十二指肠乳突(总胆管括约肌)之前就已经进入总胆管,而大约80%的猫的副胰管要么消失,要么很小。因此,猫的胰腺、十二指肠和胆管之间具有非常“亲密”的位置和相互制约关系,一个器官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两个器官,导致三个器官同时发病,呈现出多种复杂的症状。举例来说,猫炎性肠病可能导致总胆管开口处水肿和发炎,影响会传播到胆管和胰管,同时造成胆管括约肌的功能丧失和胆汁堵塞,进而导致胆汁逆流刺激胰管,引发胰腺炎。而胆管炎可能导致胆管堵塞,引发胆汁逆流进而导致胆管肝炎和胰腺炎。当胰腺炎严重时,还会导致局部肠道发炎和胆管炎,从而引发胆管肝炎等症状。

就单独一个器官发病的病因而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例如,猫患上炎性肠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食物敏感、寄生虫或细菌抗原,或者是由于小肠细菌过度繁殖;而猫发生胆管炎/胆管肝炎的病因可能是肠道感染、血源性感染、弓形虫、病毒或者胰腺炎等;另外,猫患上胰腺炎的原因可能是药物、麻醉、低血压、弓形虫、病毒、创伤、脂肪肝、胆管炎或炎性肠病等。

猫得了三体炎该怎么办?

症状

患上三种器官疾病的猫,表现出了单个器官疾病的特征症状,也表现出了混合复杂的症状。它们都有共同的症状,比如慢性间断性呕吐、昏睡、厌食以及体重减轻等。其中,猫患上猫炎性肠病时,主要表现为慢性间断性呕吐,也可能出现慢性腹泻,粪便带有粘液或鲜血。而患上猫胆管炎/胆管肝炎的猫则表现出粘膜黄疸、呕吐甚至肝性脑病的症状。如果患上猫胰腺炎,它可能会表现出虚弱、脱水、腹膜渗出,有时可能还会出现腹痛和腹前部的团块。

临床就诊时,猫三体炎病例常见的主要症状包括昏睡、黄疸、虚弱、脱水、呕吐和低体温。在这些症状集中出现之前,往往会有较长时间的间歇性呕吐、腹泻、食欲时好时坏以及体重逐渐减轻的情况。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而且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因此很容易被猫主人和兽医忽视。

诊断

对于猫的这三个器官,每个都是相当困难进行疾病诊断。

炎性肠病通常需要内窥镜或外科手术来截取组织样本进行活检。诊断依据是在肠壁聚积炎性细胞。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全血细胞计数可能显示贫血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液生化检查可能出现蛋白浓度下降;肠道功能测试(如血清叶酸和VB12浓度测定)可能发现肠道功能下降;影像学检查可能表现为肠管粗大和气体积聚增多。

WSAVA肝脏标准化小组将猫胆管炎/胆管肝炎分为三类:急性嗜中性胆管炎(猫中较少见的急性化脓性),慢性嗜中性胆管炎(慢性化脓性),以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性胆管炎(免疫介导性)。确诊和分类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高胆红素血症、ALT和ALKP的升高以及GGT水平升高,或者ALT的升高幅度大于ALKP,同时也可能出现胆红素尿、全血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最终的确诊和分类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的诊断。

狗和猫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具有一定的不同。相比狗,猫的胰腺炎诊断通常不会依赖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而是主要考虑肾脏功能的评定。一些指标,比如高胆固醇、高血糖、低血钙、轻微贫血或白细胞升高,可能会提醒医生猫可能存在胰腺炎。影像学检查也只有在胰腺炎严重的情况下才能具有诊断意义,不能很好地区分胰腺肿瘤和假性囊肿。美国爱德仕公司研制的猫胰脂肪酶免疫反应(fPLI)测试目前被认为是敏感性(79%)和特异性(80%)最高的检查方法之一。

猫得了三体炎该怎么办?

1. 观察症状:注意猫是否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寻找暴露史:了解猫是否接触过感染猫三体炎的动物或环境。
3. 诊断测试:进行血液检测、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确认猫是否患上猫三体炎。

首先需要排除其他可疑的疾病,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例如,要了解病人初期是否有慢性间歇性呕吐和腹泻,以及是否出现过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和体重减轻等情况。

进行仔细的身体检查,包括腹部是否有疼痛或肿块,是否有腹部渗液,肠道是否增厚等。

进行全面的血液及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检查出现轻微的贫血、脱水、白细胞的变化,血小板减少;离子紊乱,低钾、低钙;生化检查显示肝脏酶活性升高、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高胆固醇、低白蛋白等;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等。

进行全面的粪便检查和粪便培养可以帮助排除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鞭毛虫以及细菌过度增殖等。另外,全套尿液检查也很重要,可以检测胆红素尿、尿糖等情况。

进行病毒排查对于宠物尤其重要,特别是要注意排查猫白血病(FeLV)和猫免疫缺陷病(FIV),并确保做好对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鉴别诊断。

进行第二步检查,要进行影像学检查。X线片或CT、MRI可以用于排除腹腔内其他疾病,如肿瘤、异物,并且可以发现肝脏肿大、胰腺团块阴影等迹象。此外,B超检查还可以发现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胰腺水肿、胰腺不规则、肝脏肿大、胆管膨大不规则、胆囊增厚等情况,并排除胆道堵塞,监测后期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问题。

进行肠道功能检查,包括检测TLI和fPLI。如果血清叶酸、VB12及胆汁酸偏低,可能表明存在肠道细菌过度繁殖或炎性肠病。另外,血清类胰蛋白酶免疫反应性(TLI)检查可以评估是否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PI),但并不适用于胰腺炎的诊断。而fPLI检测则可用于判断是否患有胰腺炎。

进行诊断的第四步包括内窥镜检查、开腹探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视为诊断猫三体炎的最终标准。

鉴别诊断

猫三体炎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包括猫病毒病(例如猫白血病、猫免疫缺陷病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猫脂肪肝和肿瘤。

有成熟的试剂盒可以用来进行猫白血病(F e L V)和猫免疫缺陷病(FIV)的排查,比如IDEXX SNAP FIV/FeLVCombo Test。然而,要鉴别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则相对困难一些。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FIP多数发生于青年猫,而三体炎多数发生于中老年猫;FIP的腹水发生率要比三体炎高很多,且典型;FIP腹水细胞学检查巨噬细胞数量较多;FIP腹腔结节/团块呈散发性,且不仅仅局限于前腹部;FIP血清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下降;FIP有眼睛的变化和神经症状;FIP往往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但肝脏酶活性基本正常。

猫脂肪肝的鉴别主要是与猫三体炎进行区分。猫脂肪肝也可能是猫三体炎的并发症之一。不过,就单纯的猫脂肪肝而言,最初白细胞不明显增加,而且ALKP水平较ALT明显升高,GGT水平可能正常或轻微升高。此外,B超显示的特征和受影响的器官也与猫三体炎不同。

研究表明炎性肠病与肠道肿瘤有可能存在前体关系,而胰腺肿瘤与胰腺炎在临床上区分并不明显。即使在初期的影像学检查中也很难进行区分,因此最终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进行鉴别。

治疗

6.1 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猫三体炎的治疗并不是必须的。因为炎性肠病、慢性胆管炎和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细菌感染。针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应该参考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和喹诺酮类等。对于厌氧菌,甲硝唑是首选,它不仅可以抗击厌氧菌,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因此即使针对炎性肠病,也可以考虑使用。猫的甲硝唑剂量建议为7.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8-12小时一次。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抗生素治疗可持续使用3个月。但应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抗生素,比如氯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等。

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类。

6.1.2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阻止炎性浸润,因此在治疗炎性肠病、慢性胆管炎/胆管肝炎时推荐使用。泼尼松2-4mg/kg口服,每天一次,每十天减半至维持剂量。硫唑嘌呤和环孢素也可以作为考虑使用的药物。

抗炎止痛药是猫三体炎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被用于胰腺炎的疼痛控制和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比如美洛昔康(0.3 mg/kg/day,SC)或阿司匹林可用于此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增加胃肠溃疡的风险,因此在合用这两种药物时应该进行监测。在慢性胆管肝炎和胰腺炎出现凝血紊乱时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此外,其他止痛药如芬太尼和丁丙诺啡也可用于控制疼痛。

抗氧化药物,例如S-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VE、VC、辅酶Q10等,对于恢复肝脏机能有一定的帮助。

确认胆管没有堵塞后,可以使用保肝利胆药物,如茵栀黄、苦黄等中药。此外,也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该药物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利胆作用,建议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口服,每24小时一次。

6.1.6 维生素: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复合维生素B。在炎性肠病时,维生素B12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缺乏维生素B12会加重炎性肠病,因此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建议皮下注射,每次150-250微克。而胰腺炎和胆管肝炎可能导致凝血异常,因此需要补充维生素K1,剂量为0.5-1.5毫克/千克,皮下或肌肉注射,间隔时间为每7-21天一次。

抗酸止吐是治疗猫三体炎时常见的措施,因为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胃复安可以通过皮下注射0.3mg/kg的剂量使用,也可以持续静脉滴注1-2mg/kg 24小时。此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抗酸药物也可帮助胰腺得到休息。

6.1.8 抗纤维化药物:慢性胆管肝炎会有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趋势,可使用抗纤维化药物。例如,甲氨蝶呤的推荐使用剂量为每只猫每天总剂量为0.4mg。初始使用时,剂量为0.26mg,然后在12小时和24小时后分别再给予0.13mg。每7-10天重复一次。

6.2支持治疗:

液体疗法在治疗中非常重要,它是治疗有效的基础,必须立即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保持酸碱平衡。在疾病后期,可以通过皮下输液方式来维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6.2.2 营养管理:对于患有猫三体炎的猫,通常表现为慢性食欲不振。在就诊时,猫往往已经出现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与犬不同,禁食并不是治疗胰腺炎的推荐方法。另外,猫三体炎常伴发猫脂肪肝,因此急需采取措施阻断脂肪肝的进展。在最初的治疗阶段,建议使用优质蛋白、高能量、高电解质、低脂肪的食物。对于存在肝性脑病的情况,应该降低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饲喂方面,可以采用空肠饲喂管或者胃饲喂管进行强饲(在没有呕吐的情况下)。对于存在炎性肠病的猫,后期的管理可以考虑使用低应变处方食品来维持。

应该注意控制并发症。猫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猫三体炎的诱因,因此出现猫脂肪肝时必须及时进行营养疗法。同时,慢性胆管肝炎最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应当进行监测。胰腺的严重损伤会导致猫糖尿病,也需要定期监测。胰液分泌不足和炎性肠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添加胰消化酶和有益菌群,益生元等对症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

输血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可以用于纠正贫血、补充白蛋白,提供蛋白酶分解抑制剂和α-巨球蛋白,有利于胰腺炎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帮助纠正凝血紊乱。一般来说,输血时输入10-20ml/kg新鲜猫全血,需要避免使用冷冻血或陈旧血,因为它们的蛋白酶分解抑制剂和α-巨球蛋白含量会降低。

6.5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可以通过探查和病理取样来帮助准确诊断,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给猫进行手术。若猫的健康状况适宜手术,则可以考虑进行开腹手术并同时进行胰腺脓肿清除术。此外,如果存在胆道堵塞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对于炎性肠病或胰腺炎严重的情况,则可以考虑进行胆囊空肠吻合术。

预后

由于猫三体炎涉及病变器官复杂,病变程度不一,预后谨慎,急性病例死亡率高,慢性病例可能需要终生治疗、维持和监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和预后可能因个体而异。

小结

猫三体炎是一种慢性多器官病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的猫身上。这种疾病有着多种症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检查手段来进行诊断,有时即使某些检查结果呈阳性也不能完全确诊,而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病情。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较长时间,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认诊断。患病猫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因素繁多,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脂肪肝、糖尿病、肝硬化、凝血紊乱等。治疗通常需要终身维护,猫主人需要仔细观察和精心照料猫,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42676.html